| ||
Note(s) : 1) “止也”又見「乍」#8371,「停」#5183,「拘」#1451,「𡋲」#9022,「寔」#4556,「宿」#4581,「悛」#6758,「㪋」#2007,「救」#2022,「此」#1082,「歫」#1067,「留」#9150,「𠂔」#3856,「綝」#8543,「縪」#8544,「訖」#1573,「諍」#1570,「逗」#1152,「処」#9423。亦見“中止也”「䜋」#1646,“厲也。一曰止也”「㥝」#6929,“裁也。一曰止也”「制」#2784,“微止也”「遏」#1184。 2) 《集韻》「礙」“牛代切。《說文》止也。或从亥。《南史》引《浮屠》書作㝵”。 3) 《段注本》「閡」字注:“有外閉則爲礙”。「閡」見#7731。 4) 《玉篇》「閡」“五載切,止也,与礙同”。「閡」見#7731。 5) 《廣韻》「硋」“五溉切。上同(礙)”。 6) 《玉篇》「𣝅」“午載切,与礙同”。 7) 亦作「硋」、「閡」、「𣝅」、「㝵」。「㝵」亦見#1253,#5459。「閡」亦見#7731 | ||
繁體 / 簡體「碍」 |